AI时代,孩子还需要阅读吗

 

随着ChatGPT、Deepseek等强势登场,AI一时间成了人们讨论的热点,特别是在教育领域,很多人开始思考AI时代对教育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:AI时代,知识变得那么容易获取了,孩子还需要认真掌握那么多知识吗?AI时代,孩子随手一搜就能了解很多作品的主题与内容,还需要辛辛苦苦地再去阅读吗?

 

 

阅读是教育不能丢掉的最基本的东西

 

 

今年3月6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、民进、教育界委员,并参加联组会时提到:“现在,一方面,有了智联网、人工智能,教育的工具和方法会发生变化,学生能力培养会有变化,这些正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。另一方面,对于学生的启智、心灵的培养和基本的认知能力、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,是不能放松的。基本功还得有。”

 

 

这就让我们看到,AI时代的教育依然要着力于“对于学生的启智、心灵的培养和基本的认知能力、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”,而这些能力的养成离不开阅读这一基石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阅读的意义在于让孩子的内核变得强大,信仰根基变得扎实;阅读的意义是让孩子们的素养得到提升,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;阅读的意义是让孩子获得思辨能力,让他们的思维变得灵动而缜密,这些便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教育需要培养的基本功,而这些也恰恰是碎片化的阅读和快速搜索式的阅读无法获得的。孩子们还是需要踏踏实实地从经典名著中,从一页一页对于文本的“细嚼慢咽”中获得思考的能力。

 

 

阅读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

 

 

阅读是刹那间的怦然心动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砌,阅读是文字与灵魂的碰撞而不是生硬的知识累积,阅读是跨越时空的生命的对话而不是冰冷的对与错。

 

 

当孩子们拿起一本书时,便开始了一场跨时空的对话,那本书的作者或许已经离世千年,或许在地球的另一端,但是书中的“生命”却可以和孩子展开一场心与心的对话。沉下心来阅读,孩子会感受到作者隔着遥远的时空传送而来的或幽默、或坚韧、或智慧、或优雅的人生智慧,孩子们能从书中获得心灵的启迪,得到情感的滋养。

 

 

情感的滋养和心灵的启迪往往需要沉浸体验才能获得,就像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,他们取回的不仅仅是那几担经书,更是在取经的那一路磨练了坚韧的意志,涵养了慈悲的胸怀。

 

 

AI可以告诉孩子《老人与海》的故事梗概,却给不了孩子阅读时感受老人与命运不屈斗争的巨大震撼;AI可以告诉孩子《红楼梦》中的每个人究竟是何等模样,却给不了孩子阅读时于自己脑海中描绘各色人物、场景的极致遐想。孩子通过阅读获得更为丰富的生命体验,通过阅读获取前人的生命智慧,通过阅读构建丰富的精神世界。

 

 

阅读能将美好印刻于心

 

 

虽然AI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生活,但科技并不能全然替代人与人之间有温度的相处。

 

 

对于孩子来说,一个温暖、充满爱的家庭是其健康成长的摇篮,孩子与父母共同翻阅一本本书,父母用自己的声音为孩子讲述一个个书中的故事,这些借由阅读所连接的亲子情感是任何机器都无法给予的。它让孩子在成长之路上,渐成为内心充盈、懂得爱与被爱之人。这是书的馈赠,更是情感的馈赠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著名作家麦家说:“机器流着已知的眼泪,未来的眼泪只有伟大的作家知道。”未来的社会,我们仍然需要有灵魂有思想的建设者,未来的社会我们仍旧需要有着美好品质和坚韧品格的社会公民,未来社会,我们也仍旧需要能够击中我们灵魂的创作者。当我们将阅读定义为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方式,阅读就不仅仅只是记忆和理解那么简单了,它能够将人类的美好品质植入孩子的灵魂,能够让美好的家庭互动潜入孩子的记忆深处,能够把美好生活的画面印刻在孩子的心里,让孩子记忆终身。

 

 

来源 | 浙江家庭教育 作者 | 沈利红

 

 

 

原标题:《AI时代,孩子还需要阅读吗》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创建时间:2025-04-08 15:40
首页    家庭教育    AI时代,孩子还需要阅读吗